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程千赢官方网站 > 工程咨询与辐射千亿体育
华润电力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华润明光自来桥风电场110kV升压站工程项目报告表
发布于:2017-07-19 10:18:43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
华润电力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张沈文
联系人
万泽民
通讯地址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迎春大街170号金贸中心22楼
立项审批部门
安徽省能源局
批准文号
皖能源新能[2016]24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D4419 风力发电
占地面积
12100m2
绿化面积
1860m2
总投资(万元)
2800
环保投资
(万元)
7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2.68%
评价经费(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8年11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任务由来
风能是取自于大自然的清洁能源,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随着风电技术的日益成熟,风力发电已成为目前最具有发展前途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国家一项基本的能源政策。合理利用风能,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减轻能源短缺的压力,其综合的社会效益十分可观。经过多年发展,风电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已接近具有与常规能源竞争的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风电还存在进一步降低造价和性能优化的空间。为此,风力发电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应用,也是我国鼓励和支持开发的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巨大。
明光市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开发利用风能资源,既能改善环境又可作为常规能源的补充。从长远战略出发,风电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调整本地区能源结构,增加当地财政收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为加快安徽省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优化电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安徽省能源局于2016年4月26日以皖能源新能[2016]24号同意华润明光自来桥风电场项目核准建设。
华润明光自来桥风电场位于明光市自来桥镇低山丘陵地带,北纬32°34′~46′,东经118°18′~27′。项目总投资4.213亿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25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新建道路3.3km,改扩建现有道路12.24km。滁州市环境保护局于2017年4月17日以滁环[2017]170号文件“关于《华润电力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华润明光自来桥风电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同意该项目的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文)的要求,华润新能源明光自来桥风电场工程内的新建升压站工程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华润电力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进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在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现场踏勘、调研,收集有关区域环境和工程的技术基础资料,在对本项目工程有关环境现状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编制完成了《华润明光自来桥风电场110kV升压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现呈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2、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华润明光自来桥风电场110kV升压站工程位于滁州市明光市自来桥镇011县道乌山村段西南侧,该升压站目前东北侧有一户待拆迁民房,其余侧均为林地。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
(2)项目组成
本期新建1台主变(户外布置),容量为50MVA。项目接入系统拟采用2回35kV线路由风电杆塔处接入升压站,送出系统拟采用110kV单回架空线路T接至龙源鲁山风电项目110kV送出线路。110kV送出工程建设单位为滁州市供电公司,线路工程由滁州供电公司另行委托环评。
变电站平面尺寸为长121m×宽100m,站址总占地面积为12100m2,整个变电站按照功能性划分为电气区和非电气区两部分。
升压站北侧布置为电气区,包含35kV 配电室、主变压器、SVG控制室及无功补偿装置室等。主变压器布置在高、低压配电装置之间。本期建设的1号主变位于电气区中部。配电装置区均有环形道路,便于设备运输、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通行。
升压变电站南侧布置为生活区,包含综控楼、汽车库、检修车间、油品库、备品库、消防水池及泵房等。其中综控楼布置在生活区中部侧,是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车库、泵房等布置在生活区的西侧。
升压站内各个区间设有站内道路,站内道路主干道宽4.5m的泥结碎石路,道路宽及转弯半径均能满足运输及消防要求,消防车可直通站内各建筑物。升压站围墙截面尺寸为240mm厚、2.5m高,选用材料为烧结页岩砖。
升压站具体平面布置见附图5,升压站与风力杆塔位置关系见附图2。
本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5万元。(本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包含在华润明光自来桥风电工程项目总投资4.213亿元中、环保投资摘录自华润明光东山风电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
表1-2 环保投资一览表
二、编制依据
一、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23日修订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5年4月24日修订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18日起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2011年修订),2011年1月8日起实施;
(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2015年6月1日起实施;
(13)《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第18号令,1997年3月25日起施行;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1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2013年5月1日起实施;
(16)《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2010年11月1日起实施;
(17)《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社会稳定环境风险评估暂行办法》,2010年12月31日起实施;
(18)《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规定》,2014年1月30日起实施。
(19)《关于印发滁州市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细则的通知》,建管[2014]87号;
(20)《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滁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2014年3月24日。
二、评价依据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7)《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
(8)《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
(9)《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
(10)《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
(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1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14)《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
(15)《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三、其他资料
(1)本项目委托书(附件1);
(2)安徽省能源局文件《安徽省能源局关于印发2016年风电开发建设方案和备选项目计划的通知》(附件2);
(3)《华润电力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华润新能源明光自来桥风电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审意见;
(4)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设计资料。
四、评价因子、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1、评价因子和评价等级
表2-1 本工程主要评价因子一览表
1)电磁环境
本工程升压站为户外式升压站,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有关规定,对其电磁环境进行二级评价。
2)声环境
本工程新建的110kV升压站位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2类地区,故对升压站工程声环境影响进行二级评价。
3)空气环境
本工程施工期有少量的扬尘产生,施工期结束后,周围空气质量立即恢复;运行期不产生空气污染物。因此对空气环境影响作简单分析。
4)水环境
本工程施工期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施工废水循环利用,不会对周围水环境造成污染;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农业灌溉,运行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不会对周围水环境造成影响。
5)生态环境
本工程总占地面积为12100m2,远小于2km2,工程所在区域不属于生态敏感区。因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做三级评价。
2、评价范围
1)声环境
升压站:至围墙外200m范围内,重点调查100m范围内。
2)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升压站:站界外30m范围内。
3)生态环境
升压站站界外500m范围内。
三、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气污染物
施工期
TSP、扬尘
施工区的路面及车辆定期进行喷洒和清洗,材料运输和堆放采用塑料布遮盖等方式减轻对附近环境粉尘污染。尽量减少开挖过程中土方裸露时间。施工现场土方开挖后应尽快回填,不能及时回填的裸露场地,应采取洒水、覆盖等防尘措施
减小影响当地空气质量,施工结束迅速恢复原有水平
运营期
油烟
安装一套处理能力为2000m3/h的油烟净化设施
对当地空气质量影响很小
水污
染物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
SS、COD、油类
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等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后用于周边灌溉,不外排
对周边水环境影响很小
生活污水
SS、COD、油类
运营期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
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蓄电池、事故废油
-
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委托专业单位回收处理;生活垃圾定期送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蓄电池需更换时由原厂家回收或联系有资质的回收处理机构回收。事故废油交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
对环境无影响
噪 声
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合理施工时间,施工车辆途经环境敏感点时,应采取限时、限速行驶、不高音鸣号等措施。
升压站运行噪声源主要来自于主变压器,采用低噪声主变时,110kV主变压器外壳2.0m处等效A声级不大于60dB(A)。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工频电场及工频磁场
合理设计并保证设备及配件加工精良,控制绝缘子表面放电,减少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
工频电场强度:<4kV/m
工频磁感应强度:
<100μT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本工程新建的升压站不占用基本农田。综合楼周围及站前区作为重点绿化区,种植观赏及美化效果较好的常绿小乔木树、草坪和低矮花木,沿道路两旁种植常绿低矮的灌木丛。
四、结论与建议
结论:
1、项目概况
本期新建1台主变(户外布置),容量为50MVA。该升压站目前四周均为林地,在工程拆迁后电磁、噪声评价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
本工程总投资28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75万元,环保投资站总投资的比例为2.68%。
2、产业政策及环境可行性分析
本工程为110kV输变电工程,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中鼓励类项目(“第一类鼓励类”中的电网改造及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工程在建设工程中较好考虑了项目本身与环境的协调,在建设和运行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工程是可行的。
3、环境质量现状
1)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
拟建110kV升压站检测点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均小于0.7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1μT,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kV/m和100μT的要求。
2)声环境
拟建110kV升压站检测点处声环境质量标准检测结果昼间为45.2~47.6dB(A),夜间为40.2~40.6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
4、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根据同类型变电站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的类比监测结果分析,预计本工程升压站运行后,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kV/m和100μT的要求。
通过理论计算,本次新建的升压站采用低噪声主变按本期规模投运后,四周厂界环境噪声贡献值昼间夜间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5、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
(1)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灌溉,不外排。
(2)采取材料堆场、临时堆土加盖遮挡,路面洒水,车辆冲洗等措施,减小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工序,采用围栏等措施减小施工期声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
(1)严格落实本工程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等的环保措施,避免污染环境;
(2)低噪声变压器,110kV主变压器外壳2.0m处的等效A声级不大于60dB(A)。
6、本项目“三同时”验收一览表见下表10-1。
表10-1 本项目“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7、评价总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评价的华润明光自来桥风电场110kV升压站工程,从环境影响的角度来分析,是可行的。